1、具体表现在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来从事城市环境设施的设计研究,就管理方面来讲也不尽如人意,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种类繁杂,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一规划与管理,处于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由于没有训练有素的专业设计,来设计,所以形式陈旧、设计不到位成熟、缺少灵性与创意。 规划建设缺乏人性化。
2、缺乏专业设计人才:目前,尚未有专门的设计人员从事城市环境设施的设计研究,管理上也存在不足,导致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混乱无序。 规划建设缺乏人性化:城市配套设施设计开发滞后,未能跟上发展需求,缺乏人性化设计,如火车站的阶梯、过天桥、路标指示不明确等,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3、环境保护问题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在建设中存在过度开发、无序扩张的现象,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问题频发,给居民的健康带来威胁。同时,一些城市在建设中忽视了绿化和景观规划,导致城市缺乏生态空间,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被主观,由于我们城市发展确确实实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但是我们容易把很多我们决定不了的问题放到了我们自己身上来做。还有一种主观是规划本身的问题。所以我和保军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多年在地方的实践让我感觉到我们规划有一种无限化的情节,我们知道很多东西,我们也会联想到很多东西。
5、中国并非不存在空间意义上的规划,事实上,中国目前的规划,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规划、环境规划等都涉及到空间发展的问题,并在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发挥了巨大的贡献。
1、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80-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0.0.0.0.0.0.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同时废止。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划与布局 居住区规划设计首先要考虑整体布局,确保良好的通风、采光和视野。建筑密度、道路布局、绿地系统等都应合理规划,以营造宜居环境。同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合理规划配套设施,如教育、医疗、商业等。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于2018年7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发布,作为一项国家标准,它旨在推动中国城市建设与工程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应运而生,以高标准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指导。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0-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这一标准旨在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高标准支撑和引导城市建设与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1、内容涉及城市设计的“基石”,如城市设计现状调查、分析与目标设定、城市设计构思和设计基本手法。本书详细探讨了道路交通、噪声防护、道路照明、开放空间、住房、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2、作为科隆高等专业学院的教授,迪特尔·普林茨(Dieter Prjnz)不仅传授给学生关于城市设计的专业知识,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他的指导下,众多学生在城市设计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贡献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3、概述建筑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建筑设计方案是一份详细而全面的规划,涵盖了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功能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它旨在实现建筑的功能需求,同时兼顾美观、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