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卫设施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100%。有污水排放设施。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路面硬化平整,无非法小广告,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现象。无违规饲养畜禽。
2、”卫生部疾控局爱卫办的负责人强调道。此外,爱卫办还对《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评审周期从两年延长至三年,考核流程简化为暗访和技术评估两个环节,减轻地方压力。命名程序也相应改变,改为第二年申报,第三年第四季度集中命名,以激励地方持续参与“创建卫生城市”活动。
3、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市、区政府领导亲自负责爱国卫生工作,爱卫会各委员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市、区政府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
4、在全国爱卫办确认申报城市具备考核条件后,会在三个月的调研和暗访后进行正式的考核鉴定。鉴定包括对所有文件和技术资料的书面评估,以及对全市城区范围内的现场考察。现场考核采用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随机抽查场所、单位和居民区,确保评估结果全面反映城市的整体卫生水平。
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率应大于50%。 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应超过36%,绿地率超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应超过5平方米。 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PI)小于100的天数应占全年天数的70%以上。 鼠、蚊、蝇、蟑螂中至少三项需达到国家卫生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国家卫生城市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包括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条件。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有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要超过8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6%,绿地率超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5平方米。